◆安藤忠雄曾任貨車司機及職業拳擊手,自學建築,高工畢業生卻成為世界級名校建築系教授: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東京大學、柏克萊大學
◆理念:人工構造物與環境共存
最近台灣很『安藤忠雄Tadao Ando』熱,這幾天他一直在台灣,撇開商業立場,我個人認為至少提供政府首長、與企業家從互動中思考安藤忠雄融入既有自然環境,讓人工構造物與環境共存,運用自然元素(光、影、水、風、海、樹)極簡的美學風格,讓清水混凝土建造的建築物,隨著時間與環境成長,將精神(教堂-思索生與死、台亞洲大學-學生更努力讀書…)傳遞給建築物使用者。
安藤忠雄認為台灣在亞洲國家中,人口數雖然不是最多,但因人民的想法可以傳達的很透澈,所以是最有力量的國家,目前安藤在台灣有幾項進行中的建築計畫,包括交通大學設計人文藝術館及建築館、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大樓、龍巖人本櫻花墓園(安藤首座墓園作品獻給台灣)與東北角澳底的「大地教堂」(安藤首度移師日本境外的第五件教堂作品)、英業達葉國一的士林葉家祖厝等。
安藤忠雄(1941年生)工業高校畢業後,在成為建築師前,安藤曾任貨車司機及職業拳擊手,運用拳擊賺到的獎金前往世界各地旅行,並自學建築,獲得許多國際建築大獎」,高工畢業生卻成為世界級名校建築系教授:耶魯大學的客座教授(1987)、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1988)、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1989)、東京大學教授(1997)、東京大學退休轉任名譽教授(2003)、柏克萊大學講座教授(2005)。
我在東京大學欣賞為了紀念東京大學創立130週年,由安藤忠雄設計2008年啟用的福武會館Fukutake Hall,這是一座可容納200人的多功能館,為了融入一旁一排高達30米,樹齡100年以上的樟木行道樹景致,安藤降低建築物的高度,把一半建築空間挪往地下層,另一半則成為一處階梯式的開放空間,另一面面對校園則設計了與建築物平行,高3.6米,長100米的「思考之牆」,在東京大學校園做出一個「虛」空間,為了緩和牆面的阻斷感覺,在牆面上設置2處長達20米的水平縫隙,讓學生從大廳經由縫隙望出校園產生「學習和創造相互交錯」的本意。
在東京大學古色古香中校園不容易一眼就看到(擦身而過)這麼一棟(清水混凝土建築物、隱身在百年樟木樹叢間、「思考之牆」清水混凝土牆)由企業家捐贈的代表性建築物,比起另一棟也是企業家捐贈的代表性建築物-安田講堂,相當嚴肅的對比(二位捐贈企業家背景、日本時局今昔變化),這也反應出東京大學之為世界知識殿堂的原因。
安藤勉勵台灣建築師「有了台北101大樓與小巨蛋,下一步要思考怎樣讓人工構造物與環境共存」,偶而看到安藤建築風格矗立台灣的街頭(參閱本blog社會生命力(14)-泰郁美學.堂、楊元太陶雕、楊茂庭、顏頂生),隨著台灣社會越來越成熟,應該會出現更多安藤建築風範。
▼左:安田講堂(大講堂、安田財團的安田善次郎捐贈、1925年),右:福武會館(小講堂、巧連智的福武總一郎捐贈、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