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26
◆大陸為了國家發展、產業競爭力、就業、增加人民所得…,30年的經濟改革開放,不同級別 (國家級、省市級…) 各式各樣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區、科技園區、大學科技城…)在全中國各省市區縣鎮遍地圈地開發,加上人民奮力求生,成就了脫貧脫困,以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舞台上得以強勢發聲;大陸30年的經濟發展,台商功不可沒,這也是「魚幫水水幫魚」雙贏互惠,隨著大陸自己建立了製造生產鏈(紅色供應鏈),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大背景下,台商的處境能否順利加快轉型升級?
政治語言說的多是“立足兩岸,放眼世界,打造兩岸攜手、交融合作開放”這也是必然這麼說,30年的經濟發展,光是江蘇省共有台資企業2萬多家,超過千萬美元投資數占大陸總量的50%;累計台資超過700億美元,占大陸吸引台資總量的三分之一;蘇台貿易總額400多億美元,占大陸對台貿易總量的23%,隨著大陸整體經濟加快技術調整、轉型升級,拓展新思維、新路徑、新空間,台灣製造服務業、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也開始進入大陸,總投資30億美元的台積電專案落戶江蘇,這是積體電路產業重大指標;金融業、誠品書店等一批服務業項目也開始落戶,兩岸產業間「競得越來越多、合的越來越少」,現存的台資企業轉型升級是課題。
。詳細請參閱系列文章: 在中國投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