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01
◆與大自然爭地,一直是環保、生態與經濟發展的取捨、角力與掙扎,舉幾個影響重大個案,亞馬遜大火主要為了擴展大型農業及畜牧業而縱火毀林清空林地,砍伐與焚燒森林,削弱了儲碳能力,更會釋放儲存在雨林中的二氧化碳,加劇氣候變遷;非洲因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棲息地分隔破碎化,像是:開拓道路、農田等改變土地用途的活動,大幅度干擾導致物種或族群減少…等情形;商業周刊 2021/10/06主題:消失的西海岸探討一場由南到北的大填海運動,究竟是台灣邁向能源永續的關鍵,還是一場「假能源轉型真圖利」的利益之爭?它又將對台灣將帶來什麼影響?除了商業周刊所討論的西海岸,台灣西海岸是否有新風貌?
排除以上為生計而產生人為破壞,大自然也一直改變地貌,當地住民因應改變謀生,就以2009年12月28日成立的台江國家公園周邊,台江內海潟湖在18世紀中葉以後逐漸陸化,沙洲與陸地連為一體,成為重要生物棲息區,包括這月份開始大量來台灣過冬的黑面琵鷺等其他寒帶區域的候鳥群,台灣生態保育成績成為國際焦點。西元1823年全臺大地震,接著狂風暴雨,將原本鬆散的土石大量沖刷而下,促使當曾文溪改道,河川不斷大量地輸沙,促使台江內海增加不少海埔新生地,吸引大量移民至此開墾,內海波浪平穩,適合魚類棲息,居民從事捕魚及捕撈魚苗,並利用濕地、沼澤養蚶蚵養魚,所以沿海的漁撈與魚塭養殖,成為當地居民因應環境從事的最佳經濟活動,加上政府大力建設休閒、古蹟與文化設施,帶動休閒遊憩產業成為居民興盛經濟活動。
。詳細請參閱系列文章:社會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