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投資工作(八)-台灣資訊產業前往中國

張貼者: 沈 長進 分類: 中國, 企業經營, 政府機構 評論

2 ◆就開放資訊工業策進會協助台灣資訊業者前往中國和某位台灣資訊產業政策資深人士探討

◆企業:中國政府及企業導入e化的需求與發展契機

◆就開放資訊工業策進會協助台灣資訊業者前往中國和某位台灣資訊產業政策資深人士探討:

壹、時機:

一、中共十七大2007/10/22閉幕,點出醫藥、內需、能源、農村、基礎建設等行業是今後最具長期發展潛力的板塊;當務之急是改善廣大底層勞工的生活,使勞動力的成本和市場接軌,其次是保護環境,提高要素成本 (factor cost),再來是擴大內需,改變外貿比重。擴大內需,首須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社會保障網建立,人民自然比較願意支出。改善底層勞工的生活,使勞動力的成本和市場接軌,則意味改善人民收入,增加購買力。中共過去以大量基礎建設來促進投資,今後可能加強消費、醫藥和教育投資來提高國內生產總值(GDP)。另外一關鍵:優化經濟結構,保護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的成本,讓要素價格 (factor price)市場化,以及經由行業整合來節能,減少排放。尋求優質而均衡的成長:優質表示低汙染、低耗能的高附加產品,均衡則是沿海城市向內陸發展,成長則由投資帶動轉向消費帶動。
二、中國大陸為解決諸多新興的經濟發展問題,在2007年陸續發布「新企業所得稅法」、「新個人所得稅法」、「新勞動合同法」等與企業經營相關的法規,以及足以影響企業投資決策的「新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電子資訊產品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除了墊高台商的經營成本,更增加台商的投資風險與障礙,中國大陸整體經營環境的變遷,對在中國大陸的台商將是嚴苛挑戰。

三、以往中國忽視的社會成本,今後將逐漸被檢視,也都墊高營運成本,這有助於促進中國政府在經濟建設及中國企業營運的現代化及合理化,擴大正常合理導入e化的需求與發展契機。

貳、台灣資訊服務業者階段性進入中國市場:

一、以集體力量進入

二、由政府或公協會建立工作平台

三、以適當組織及領導者整合這些業者

四、資訊服務業者則發揮個別企業精神在大陸創業

五、不要看整個中國市場,只看某一區域市場,做大做強做典範,擴大群聚效應後再複製,累積失敗與經驗做為成功的機會:

第一期:以廈門福州為基地,方便兩岸聯繫與支援,降低成本,快速回應

第二期:滬杭甬沿線,浙江商業模式接近台灣已有成功經驗的中小企業為主的行業應用

第三期:滬寧沿線,江蘇模式偏向發展與國際接軌的大規模企業

第四期:全面(東北、華北、華東、華南)展開

六、理念:Taiwan Best、China View

叁、台商在大陸的發展機會

一、運用當地資源

(一)低廉的技術人力資源

1.拓展歐美日外包市場:境外接單,大陸生產
2.次要性/二次研發、產品測試、客戶服務

(二)科技研發資源:科研成果產業化/商品化

二、爭取當地市場商機

(一)推廣/複製在台灣已有成功經驗的中小企業為主的行業應用

(二)參與即將崛起的二線省(市)信息化建設

(三)成為外商產品的”代理者”或合作夥伴

肆、大陸市場推廣聯合服務平台

一、因應大陸市場發展,置服務據點構成服務網絡,派人長駐經營;並促進台商間的相互支援與合作,從資訊服務業界重金禮聘資深經營者,找對的人才有可能把這件任務做對。

二、服務平台的角色:解決中國官方相關機構(稅、外匯、勞動合同、海關、工商管理、公安、進出口…)的要求、聯合推廣產品、建立中國合作網絡、人力資源、日常的辦公室事務,也就是除了資訊專業服務以外的工作都由推廣聯合服務平台承擔。

▼不要看整個中國市場,只看某一區域市場,做大做強做典範

image

 

 

 

 

 

 

 

 

 

▼以廈門福州為基地,方便兩岸聯繫與支援,降低成本,快速回應

image

 

 

 

 

 

 

 

 

 

▼擴大群聚效應後再複製,累積失敗與經驗做為成功的機會

image

“在中國投資工作(八)-台灣資訊產業前往中國”

  1. Jessie :

    之前也有看到新聞提到在中國台商食品業要推出聯合銷售服務平台,主要是為了降低進口檢驗/行銷成本及因應中國不斷提出的政策轉變,有了聯合平台才有動能及談判影響力.

  2. 沈 長進 :

    一、因為『是山是水』部落格後台將『新增評論』鎖定,剛才重新設定才看到您的回應!
    二、我在『是山是水』部落格文章中,一再提到群聚的價值,如果價值鏈中的企業成員能形成實體群聚,又能搭配網路虛擬群聚,其加乘效果非常彰顯
    三、這在我審查過的群聚團隊中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