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服務公司存活30年之探討(115):對颱風的態度影響到土地的災難,對颱風假的態度影響到個人與團隊的成敗

張貼者: 沈 長進 分類: 資訊服務公司存活30年之探討 評論

IMG_9263◆颱風天是否放颱風假對『樂在工作』的工作者,安全與受災程度是『能不能去工作?』唯一考量與『上班』無關,抱著『賺了一天颱風假』的心態,人生何苦?

◆理念:在無安全顧慮下樂在工作

近期,公司同時進來幾個大型專案,同仁正緊鑼密鼓與時間競賽趕進度,8/23晚上地方政府宣佈8/24放颱風假;在安全考量之下,幾十個人一天的進度要延後幾十個人天;8/24無風無雨,好天氣根本不像颱風天,形同撿到颱風假;台中以南縣市都在8/23日晚間宣布停班課,唯獨台南市遲至昨當天清晨五時才宣布「正常上班上課」,不少上班族漏夜守候,最終盼不到放假罵聲連連,市長賴清德面對謾罵,「天氣說明一切」,台南市的決策雖明智,但市民褒貶不一;在周邊縣市都放颱風假,市長賴清德依據氣象預測資料,防災研究專業團隊研判,台南風雨皆未達放假標準,賴清德坦承,決策過程壓力很大,但從結果來看,他做了正確的決定;颱風天放不放假對市民和地方首長來說,都很煎熬;我不希望我員工也是這麼平凡到人生儘是受到這些枝枝節節牽掛制約煎熬,因此持續宣導:

。颱風假公司依政府公告行事
。同仁個人在無安全顧慮下,想來工作、趕進度就來公司,公司另外以特休假補來工作的颱風假
。思考重點不在上班,在工作

【從現實社會借鏡】對颱風的態度影響到土地的災難,對颱風假的態度影響到個人與團隊的成敗

颱風天與其猶豫『要不要去上班?』如果換成『能不能去上班?』,個人與團隊命運天地懸殊結果不一樣!

。上班主要目的在『工作』,對樂在工作的人,上班是個形式,一定隨時隨地準備去上班工作,無時無刻不在工作,有沒有來『上班』只是個公共規範

。要不要『上班』不是重點,『上班』是被動等拿薪水,只讓自己維持在馬斯洛Maslow的人格需求理論的最低二層:生理需求(肌餓、口渴等)、安全需求(工作、受保護等);樂在工作主動創造所得,並且讓自己維持在馬斯洛Maslow的人格需求理論的最高三層:社會需求(歸屬感、友誼等)、自尊需求(身份地位、受他人尊重、認同等)、自我實現需求(自我達成願望、實現理想)

。颱風天是否放颱風假對地方首長是天人交戰,放了不該放的假(好天氣),就要面對各方批判無知濫情;不放該放的假(惡天氣),也要面對各方批判無能濫權;對於『樂在工作主動創造所得』的工作者,安全與受災程度是『能不能去工作?』唯一考量與『上班』無關,如果抱著『賺了一天颱風假』的心態,恐怕連去上班都很勉強,去工作更是苦差事,得不到工作樂趣與自我成就人生何苦來哉?

▼賺了一天的颱風假(左),安全顧慮下的颱風假(右)

IMG_2466IMG_9257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