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06
◆每年這個時節,由教育部與勞動部指導,各地大學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主辦之「畢業迎薪職場新星」校園徵才活動陸續在各地舉行,邀集各行各業廠商,提供工作機會:雲嘉南區首場大型校園徵才登場近7000職缺、南臺科技大學校園徵才7000職缺釋出、勞動部畢業求職潮校園徵才釋3萬職缺、明新校園徵才2500個職缺等你、逢甲校園徵才逾6千人找頭路、北科大校園企業徵才招兵買馬、中華醫大校園徵才就業博覽會醫事護理類吃香、景文科大「2016徵正人才」校園徵才博覽會獲得知名廠商飯店及同學們 ……。
為了爭取好的工作機會,同學忙著在門庭若市、擠滿人潮企業的攤位內搶著填寫應徵資料;求職同學滿心期待獲得心儀企業「稱薪如意」的工作機會,但粥少僧多,總有遺珠之憾;求職同學回過頭看名不經傳企業的攤位門可羅雀,自己去應徵又太委屈,總認為自己是千里馬,必須門當戶對找到伯樂!『徵才≠就業』將傷害年輕畢業生,如何解決「學用落差」?新政府團隊宣示未來將推動技職教育改革,首要解決「學用落差」,並提出三大方向;鼓勵學校找到新的地位、強化校園和職場的連結、職業教育授課與證書彈性化;結合教育、勞動、經濟領域、地方產業、社會需求、文化發展緊密聯合在一起,找出新的定位,充分發展出學校的強項和特色,培育出下一個世代所需要的人才,融入課程回應在地的需求,幫助在地的經濟與文化發展讓技職教育不會和社會、產業脫節。
世界經濟論壇(WEF)報告指出,未來5年將有500萬工作機會被人工智慧、機器人等第四次工業革命取代,這是時代趨勢,教育界必須嚴肅面對『徵才≠就業』,如何解決「學用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