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園發展帶動全球熱議,美國 Alt School、歐盟 Smart Campus 節能調度,皆已顯現智慧校園的趨勢,資訊科技的應用將全面改變校園面貌,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多元的數位學習將 從教室延伸到整體校園,並帶動教育體系與學習產業的轉型。智慧校園是未來教育的趨勢,已成全球先進 國家教育變革的重點方向,目前歐美及亞洲各國均以政策推動大型智慧教室與智慧校園計畫,並投入龐大預算。根據美國 Ambient Insight研究機構的研究資料顯示,全球數位學習市場規模於 2013 年已達 427 億美元的產值,至 2018年更將高達 523 億美元。
而台灣擁有充沛的資通訊技術能量,數位學習產業累積長期發展的成果,經濟部工業局 103年起將「智慧校園產業」列為經濟部「產業升級轉型行動方案」加速新興產業推動重點之一,積極導引國內大型系統整合商整合智慧校園業者,投入技術與服務創新研發,逐年完成 POC(標準制訂、產業鏈整合)、POS(場域學習實證)至POB(營運模式、國內擴散、國際輸出)等階段性驗證,在國內建立示範學校並打造完整產業鏈,促進智慧校園產業快速成長,並擴大國際輸出。
智慧校園創新應用成果豐碩
1979年成立之初,先傑電腦聚焦於企業e化軟體服務,藉此解決企業經營五管(人力資源管理、生產管理、行銷業務管理、研發管理、財務管理)問題。當時台灣社會剛剛認識「電腦」,就連「硬體」「軟體」也分不清楚,因此便有學校邀請先傑協助設置電腦教室,學校有了電腦,並將企業 e 化的財務管理導入學校的效能,成果超乎學校管理者的預期,先傑就這樣開始涉入智慧校園服務。
先傑電腦總經理沈長進表示,如今先傑的定位是科技業、服務業、製造業、顧問業 4 in 1,目前全台約有半數的私立科技大學都是先傑的客戶,客戶有任何意見或需求能即時上網填單,由專人處理、追蹤,每年約有 6,000 件客戶需求單,一切處理流程透明、專業。
沈長進指出,智慧校園基本上是整合各式各樣 ICT 與應用系統的創新應用,以智慧學習、智慧社群、智慧行政、智慧保健、智慧管理、智慧綠能等創新整合服務為核心。智慧校園的應用涵蓋甚廣,舉凡校園安全、繁雜的行政事務、學生是否已進入校園、工讀保險管理等等,都能透過系統化協助,將工作化繁為簡,也更為精確。
從抗拒到擁抱的歷程
智慧校園能夠解決問題,也足以改變學習、行政作業的風氣與生態,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導入新觀念的過程勢必面臨挑戰與門檻。沈長進指出,所有新制度與流程的導入,除了要投入經費、人才外,更須改變既有習慣、模式,必然會有觀念上的排斥,許多人在面臨時代的改變下,從抗拒到擁抱需要一段適應的時間。
因此,學習成功案例的經驗相形重要。沈長進去年率領7位同事參加日本「教育IT Solution展覽會」,展品反映日本教育中ICT(Information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資訊通信技術)應用現狀,同時也反映日本 ICT 教育的發展動向。沈長進說,縱觀整個博覽會,能發現幾項特點,包括課堂 ICT 設備功能最大化、重視教學資源等軟體建設、普及教輔系統及教務管理系統。
例如,UCHIDA 這家公司提供 OpenSchool Communication 教務軟體,在促進教學優化和教務效率化的同時,亦向社會資訊公開學校活動,所提供的學生支援系統能輔助學生管理課程、課外活動、考試成績等,學籍資訊更全面電子化,教師則可管理教學日程、學校活動、電子檔案等,以資訊共用和安全管理構建資訊化教務環境。
日本不但注重教育技術的標準化,如制定電子教科書標準,更重視技術支援於教育、環保節能、防災減災中的應用,推進技術與教育的有機結合,促進下一代數位化教育。
從管理為本轉為以人為本
從數位化校園到智慧校園,過去以管理為本,如今則朝以人為本、以服務為核心、以管理為支撐的方向邁進。面對一所智慧校園數百位管理者、成千上萬學生,以及社會變遷(如少子化、工讀助理保險、一例一休等),先傑電腦團隊聆聽教授談資訊理論、最新資訊技術,再從務實、可行、永續、政策法規面為學校規劃設計校園 e化,學校治理深受PEST(政治、經濟、社會、科技)影響,因此先傑持續快速回應 PEST,即時服務學校。
沈長進進一步說明,智慧校園技術支持的基礎建設將是物聯網+「大智移雲」,大是大數據,智是智慧機器,移是移動裝置,雲是雲端運算,實現個性化服務的理念,提供無縫互通的網路通信,用以改變學生、工作人員和校園資源交互運用的方式,將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與校園資源和應用系統進行整合。
過去幾年科技不斷創新,各行各業開創新經濟典範,以製造業為例,存活關鍵就在「智慧製造」;結合感測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雲端等技術,打造新世代的智慧工廠;換個場景,學校發展關鍵就在接軌「智慧」。展望未來,大陸總體經濟持續往「治理」傾斜,「學校治理」是必然趨勢,先傑電腦將在現有 2 所大陸學院顧客基礎上,深耕大陸智慧校園。(以上文章摘自電電月刊,文/愛原鄉 攝影/林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