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03
◆因工作上服務顧客所需,同仁常往返在學校、高鐵與公司之間,尤其校園更是長時間停留,各大校園可說是同仁的第二個辦公室;對於畢業後能重回校園,開始時都備感新鮮,久了之後,開始發現了另一個不同於他人觀察校園往後會如何發展的方式;『一個學校的好與壞,只要看午休時間,這間學校的學生在做甚麼就知道了,根本不用去看什麼指標』。為什麼學生午休做什麼會跟這間學校的發展有關?起初這麼想,單純的只是因為午休時間在校園裡面很難找到一個可以輕鬆吃飯的地方,食堂擠滿人,吃個飯好難,廣場四處聚集參加社團活動的學生,操場、圖書館滿滿的都是學生。
服務了這麼多學校,持續幾年這種校園觀察後發現,一間學校除了表訂的課程外,還能怎麼樣的留下學生,考驗著這間學校面對學生的態度,是否有足夠的同理心,面對學生的需求,照顧到學生的生活甚至於學生未來的發展,減少學生在外遊蕩,在宿舍當阿宅等;一所學校小至食堂的餐廳安排、公共設施的維護保養;大至校園文化風氣養成、校外實務實習等等,再再的考驗學校的教學、行政、後勤的協同作業,用心協助學生,讓學生除了上課之外還能樂在校園生活;魚幫水水幫魚,最終不只幫了學生,同時也會經由學生為學校建立良好口碑。
以前的校園,強調的是校地、建築物、科系師資、設備、願景,現在的校園強調的是產業界評價、企業喜愛程度、經費補助狀況、指標達成率;但我們歸納,一個願意吸引學生,讓學生留在校園的校園文化,才是能讓校園永續發展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