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間,人生都要從頭摸索

張貼者: 沈 長進 分類: 人生 Comments Off

202311221◆中華籃協祭出重罰!涉賭案10球員遭逐出籃球圈;臺灣職籃假球、涉賭案風波燃燒迄今,已經有超過10位球員涉案,中華籃協針對先前涉案球員召開紀律委員會,祭出重型,將10人逐出籃球圈。

運動員舞台在球場、運動場,被逐出球場,沒有其他專長,何去何從;能站上舞台的運動員,所有時間都在精進技能超越桌絕到被看到,因此幾乎沒有其他專長,即使受年齡限制,還能在球場當教練,去學校當老師,或球隊相關職務;有些則善用高人氣經營企業商業,或開闢演藝生涯;這些運動員所得比不上國際級,但在台灣已經是高所得,一念之間,人生都要從頭摸索。

球員也是公眾人物,一舉一動備受關注檢驗,正直誠信是王道。

繼續閱讀 »

稻盛和夫:變得更好,what a better world it would be if… ?

張貼者: 沈 長進 分類: 做事情 Comments Off

1110_02有位老闆決定導入數位轉型,我問他的執行長他想要改變什麼,他說「 不要任何改變 」,我知道這就是這專案成敗關鍵,因此我問他稻盛和夫接手已被宣告破產的日本航空復興「更生計畫」故事,他可真嫻熟,娓娓道來,我就順著稻盛和夫創造了日本航空再生傳奇,和他一問一答探討稻盛和夫稻盛和夫經營企業從「人」出發的經營哲學,「變得更好,what a better world it would be if… ?」無時無刻不斷思索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思索如何讓公司同仁變得更好?如何讓公司變得更好、讓社會變得更好、讓世界變得更好?這樣的正向循環,關鍵核心也就是稻盛先生高舉「可燃燒之鬥志」而「利己利人」的所謂「生存之道」。

這位執行長深沉體會「變得更好」稻盛哲學的人生高收益

在面對“大家都只想著改變世界,卻從沒想過先改變自己”的拒絕與各種反對的心態,我們最大的弱點在於放棄;而願意再試一次肯定是帶來成功的最佳方式,解決客戶問題的同時思考他們是否代表著一個龐大的需求,成功就是經歷一次次失敗,卻都不失熱情。

在被迫改變之前自己先改變。

繼續閱讀 »

循環不浪費=環保+生態

張貼者: 沈 長進 分類: 公民法律 Comments Off

IMG_6717◆一次用飲料杯及塑膠袋等塑膠造成的環境污染觸目驚心,環保署鑑於國際減塑趨勢及減少一次用飲料杯生產與廢棄處理對環境的衝擊,將實施「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限制所有飲料店不得提供發泡塑膠材質之一次用飲料杯;並提倡消費者自備與未自備環保杯至少應有5元價差…;公司持續倡導實踐「環保+生態」「勤勞樸實」,拿到的塑膠袋都會收拾循環不浪費再利用,奈何塑膠袋實在方便不貴,以至於商家無所不用,每天持續累積,有時候會拿出去給需要用的商家循環不浪費再利用,內部持續推動整理塑膠袋收存及處理。

繼續閱讀 »

搭膠筏遊台江國家公園,賞黑面琵鷺的安全防範

張貼者: 分類: 安全意外, 活動 Comments Off

IMG_6660舉辦公司活動,除了要有意義又要好玩,更要安全為重,幾十位同仁及眷屬參加,年齡層從2歲到70幾歲,確保「平平安安出門,快快樂樂回家」,同仁們才會樂於一再參加公司活動,落實公司舉辦活動的本意;以這個月「公司活動-看見台灣-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為例,為了深入探索台江國家公園內海生態與體驗漁民捕撈生計方式,勢必要搭船進入台江內海,這膠筏由很大的塑膠管排列組成,架上棚子及船外機而成,並通過各縣市政府塑膠管筏管理辦法,各船配置船長及解說員,防範遊客發生意外,並即時處理。

繼續閱讀 »

投入(Input)≠產出(Output)≠成果(Outcome)

張貼者: 分類: 做事情 Comments Off

IMG_5616◆我們以專案為主,不管合約交期在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時間到之前,專案小組成員就是要全力以赴,以便如期(時間)、如質(品質)、如預算(成本)的情況下順利達成目標(合約規定的日期、內容、品質),交付顧客使用,這是信守合約精神,維持公司信譽,長期建立顧客關係的關鍵;過程中專案經理人必須扎扎實實拆解專案,配置適當人力,掌控投入的人力成本,確保專案團隊成員朝目標(合約規定的日期、內容、品質)同步前進,掌握並修正所有變異數,協助進度落後的成員趕上進度,這其中有成員進度落後,不是程度不夠,套通俗用語「想太多」。

繼續閱讀 »

無緣社會—「無緣死」的衝擊

張貼者: 分類: 人群, 安全意外, 生活 評論

635387634523268750◆近日一則報導「獨居老人宅 10 年倍增」,社會變遷,台灣這個趨勢只會更嚴肅,不會樂觀,NHK在2010年曾探討日本『失去聯結的社會』『失去緣分的社會』『無緣社會』「無緣死」「孤獨死」「孤立死」,出版《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的衝擊》,製作27支「無緣社會」節目,《無緣社會》描繪人們失去與家族連結的「血緣」、與故鄉連結的「地緣」、與社會連結的「社緣」,飄蕩在人世間,一年孤獨死去,無人送終的「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無血緣、無地緣、無社緣,此即「無緣」;人情淡薄、不再有交集的社會,就是「無緣社會」;一個人孤獨死去,無人送終的狀況,就是「無緣死」。

繼續閱讀 »

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張貼者: 分類: 做事情 Comments Off

IMG_5260◆這個部落格名稱【莫非定律-會發生的問題一定發生】,分享工作上、生活上解決問題的各式案例,「問題」是「期望」和「感受」之間出現了落差,因此在我們周邊每一時刻都存在著問題,解決了人生就往前走,否則被困住動彈不得,甚至於從此一蹶不振;解決了一個問題不代表不再有問題,解決問題在時效上,可以視而不見、延後處理、立即處理…,在問題的類型,問題到底是恢復原狀型、防杜潛在型還是追求理想型?我們忙著解決問題,可真的了解到問題是什麼嗎?因此聘請王正熙顧問就這幾個課題(問題定義與問題意識、問題的描述、問題發現與分析的工具、問題解決的步驟流程與標準化)為同仁進行二個下午的指導,王顧問在回應同仁的問題時都會融入公司的情境。

繼續閱讀 »

權力的滋味The Taste of Power

張貼者: 分類: 歷史 Comments Off

D_P0300025疫情緊繃,造成相當多行業入不敷出,甚至於停業,期待盡快解封,相當多人對某市長防疫言行作為看不下去,我都會歸之於權力的滋味!幾千年直到現在,人們沒有準備好去適應權力,也不曉得如何控制權力,權力的滋味The Taste of Power (1967年出版,澎哥翻譯的中文版由林海音的純文學出版社1968-1995出版) 曾入圍196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作者參加了童年友伴的國葬,「大人物」一生喚醒他的記憶,他親見「大人物」如何爬上權力的階梯,「大人物」的飛黃騰達,遺憾的是,也留下了不堪入目的痕跡。

繼續閱讀 »

提早十分鐘,甚麼事都不會發生

張貼者: 分類: 安全意外 Comments Off

IMG_1545◆09:17在高鐵板橋站,硬要趕搭09:19是有可能,但蠻緊迫,因此放棄,在候車室等下一班09:55,09:38閘門前一位壯碩年輕人被攔下,他翻找口罩戴上後09:39進閘門,樓下月台鈴聲已響起,09:39(直達台中、高雄)班車離站時間到,匆忙中,手中ipad掉落地上,彎腰撿起,他衝下去,過兩分鐘他又上樓走到閘門,因為他到月台,一步之差高鐵車門已關,因此上樓找剛才攔下他戴口罩的服務人員論述,過程中,服務人員持續告知「搭高鐵戴口罩是防疫規定」「當月台鈴聲響起就是準備離站關車門時間到」「高鐵車門已關代表已通過離站安全檢查,不可能再為一位旅客開門,行車安全是保護全車旅客的必要」…。

繼續閱讀 »

50年了!清大5位學生「黑色奇萊」山難事件

張貼者: 分類: 安全意外 評論

IMG_7504。台灣山友慣稱奇萊主峰為「黑色奇萊」,因為上午看望,逆光造成奇萊山一片黑,下午時看望,卻又常常一片大霧看不清楚;山上氣候變換莫測容易迷失方向,多年來許多挑戰的登山客,再也沒有回來過…,這些山難事件更讓「黑色奇萊」蒙上一層美麗卻致命的面紗;1971年7月21日下午,6名清華大學與1名台灣大學學生攀登奇萊山,因為颱風來襲,他們在狂風豪雨的襲擊下,一個接一個體力不支倒下,只有2人獲救; 5條年輕生命就這麼在風雨中,走完他們短暫的人生,這個月是他們受難50年。

繼續閱讀 »

Pages: 1 2 3 4 5 6 7 8 ...40 41 42 Next